差不多過去十年了,華裔物理學家郗小星依然清楚記得2015年5月的一天發生的事。
那是早上7點左右,他和太太以及兩個女兒還在睡覺,突然聽到急促的敲門。 「敲的非常用力,聲音非常大,是一種你從來沒聽過的敲門聲,感覺門就要應聲倒下了」。匆忙中,他只穿上短褲就去開門。
他看到約十幾人站在門口,有些人帶著槍。這些人自稱是聯邦調查局人員,在確認郗小星的身分後,他們用手銬將他銬起來。緊接著,幾個人衝進來房子,大聲叫喊發出命令。郗小星的太太從臥室走出,舉著槍的調查員命令她舉起手走出來。隨後他的兩個女兒也走出房間。
美國聯邦調查局以涉嫌經濟間諜活動逮捕了這位在中國出生的超導技術領域的知名學者,指控他犯下四項電信詐欺罪,涉及幫助中國發展超導領域的競爭力
幾個月後,司法部撤銷了指控。但這件事對他和他的家人留下了揮之不去陰影。
郗小星是美中兩國關係開始交惡下,較早受到牽連的華裔學者之一。
「我覺得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再與中國有任何瓜葛,」郗小星對BBC說。
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長大的他說,被捕時腦海浮現文革中人們被誣陷、迫害和骨肉分離的情景。「我是一個科學家,我對司法系統完全沒有經驗,我真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次見到家人,文化大革命一次又一次在我腦海中出現。」
中美關係降溫,華裔科學家倍感寒意
歐巴馬(奧巴馬,Barack Obama)時代後期,美中關係降温,兩國在南海等問題上開始出現重大分歧,美中之間的互信轉差。於此同時,歐巴馬政府加快「重返亞洲」的部屬,以抗衡中國的影響力。
進入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時期,美中在貿易、科技等領域持續衝突,雙邊關係急轉直下。2018年,美國司法部啟動了「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目標是透過阻止向中國轉移資訊和技術,打擊經濟間諜活動。華裔科技人員首當其衝。
在拜登(Joe Biden)任期内,雙邊關係依然緊張,但2022年,美國司法部承認「中國行動計畫」帶來種族偏見,終止了該項目。
不過,在雙邊關係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令人擔憂該項目有可能重啟。
「光是今年就有多次立法努力試圖恢復『中國行動計畫』,它再次被列入撥款法案中。因此不幸的是,這是一場持久的抗爭」,亞裔學者論壇(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執行董事吉塞拉·佩雷斯·草川(Gisela Perez Kusakawa)對BBC說。
今年9月,眾議院投票通過了一項法案,旨在恢復「中國行動計畫」。這項法案不太可能在目前由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取得進展,但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有可能改變這種情況。
「這次的大選對華裔科學家來說至關重要」,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黃亞生對BBC說。他解釋,過去「中國行動計劃」是行政措施,現在是推動立法,如果通過,意味著更嚴格的監管措施,例如對與中國機構的合作加強監督。
受訪科學家表示,政府有必要擔心國家安全,打擊間諜活動;只不過,打擊的手法出現問題,令他們成為地緣政治緊張下的替罪羊。
在郗小星的辦公室裡,至今還擺放著北京大學聘請他的證書。© BBC News Chinese
郗小星1957年出生於中國北京,在獲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後到德國從事研究。1989年移居美國,後來加入美國國籍,也成為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物理系的教授。
和許多華裔科學家一樣,郗小星懷抱美國夢來到這裡,認為可以更好地發展科學研究。但他沒想到的是,如今美國的科學研究環境已經不是原先想像的那樣。
他目前仍在天普大學任職。被捕那年,有兩位研究教員、兩位博士後研究助理、11名研究生和一些本科生,以及9個由聯邦贊助的研究計劃。目前,他只剩下兩位研究教員和一個研究計劃。
探索更多來自 夯視界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